吉大正元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已连续三年录得亏损
杨洋编|李亦辉
8月27日,吉大正元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减少18.2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减少38.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5亿元...
科创50等指数进行定期调样,9月12日收市后生效
8月29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公告称,根据指数规则,双方决定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于9月12日收市后生效。其中,生益电子将被调入科创50指数,埃夫特、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将被调入科创100指数。
据介绍,此次样本调整后,一方面,...
美团袋鼠参谋上线七夕爆品工具,用亿级消费数据赋能餐饮精准营销
七夕作为餐饮年度消费旺季,消费者对仪式感、新鲜感的需求陡增,商家容易陷入“爆品难研发、客群难精准触达”的困境,盲目跟风做爱心套餐可能压货,凭经验定价比价要么流失客群要么压缩利润。为破解这一痛点,美团推出餐饮行业首个AI经营决策助手“袋鼠参谋...
阿里健康与利奥制药达成战略合作探索数字化健康管理新模式
今日,阿里健康与利奥制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新技术驱动的医疗创新、全病程健康管理以及创新药可及性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数字化健康管理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健康服务。
据了解,在既往合作中,双方联合推出的皮肤疾病管...
“浪漫经济”来袭,七夕鲜花消费持续火热
随着中国传统佳节七夕的来临,云南省的鲜花市场迎来了销售旺季,特别是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鲜花交易异常火爆,展现出“鲜花经济”的强大活力。据云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内,直播电商对云南鲜花交易规模增量的贡献接近七成。进入暑期以来,昆明斗南花卉...
公益不止于口号 流浪泡泡“泡泡能量站”探索可持续慈善
公益,是流浪泡泡此次发布会的核心关键词之一。2025年8月21日,全国餐饮行业聚焦武汉,新晋自助烤肉连锁品牌“流浪泡泡”在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品牌发布会。大会上,品牌宣布“泡泡能量站”公益项目正式在武汉光谷落地,并表示门店盈利全额捐赠。据悉...
从保时捷大奖到风险兜底 流浪泡泡用“责任与共赢”圈粉加盟商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举行的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现场高潮之一来自“保时捷大奖”。最终,来自山东临沂的加盟商赢得豪车,这一幕不仅赢得全场掌声,也成为品牌对合作伙伴重视的象征。事实上,重奖不仅体现在仪式感上。会上,流浪泡泡还推出多项针对...
全球TOP4光伏组件制造商集体亏损收官 我国现存光伏企业超166万家
据媒体报道,2025年全球TOP4光伏组件制造商的半年报以集体大亏收官。今年上半年,光伏组件价格较2023年时的高点腰斩。为了维持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也卷入低价抢单,全行业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恶性循环。隆基绿能(601012.SH)、晶澳...
七夕催生“浪漫经济” ,餐饮消费持续火热
一年一度的七夕来临,成都的大街小巷浪漫氛围早已拉满。从黄金珠宝到西式餐饮,从鲜花花束到精致礼品,“浪漫经济”正成为城市消费的新热点。根据某餐饮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七夕”前两周,全国上线团购套餐的门店数量,周环比激增48%。随着节日临近,“七...
中信百信银行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增至1195亿元
近日,中信银行披露了旗下中信百信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2025年,中信百信银行聚焦国家重要战略决策部署,锚定普惠金融基座,扎实推进高质量战略转型。截至报告期末,中信百信银行总资产1,195.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0%;净资产94....
8月2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22个点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8月2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6.87,比昨天上升0.22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17.50,比昨天上升0.25个点。截至
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
美团“明日之星店型创新大赛”启动:6000+卫星店成餐饮破局新引擎
【2025年8月,北京】 在餐饮行业竞争从“比规模”转向“拼效率”的今天,以“小而精、高效率”为特征的新型门店——品牌卫星店,正迅速成为各大餐饮品牌的战略布局重点。所谓卫星店,即品牌在外卖等线上场景下独立运营的小型门店,具备租金低...
美团AI助力店型高效创新,帮助合作品牌蛙来哒实现爆发式增长
摘要:美团卫星店已成餐饮品牌店型创新标配,美团AI能力科学高效帮助品牌选址选品外卖已成为餐饮品牌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近半年来,几大外卖平台相互角逐,更是激发餐饮外卖市场消费热情、为行业带来巨大增量,且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外卖消费习惯。这一趋势下...
贵州首开省级“云胶片”集采,现存医疗耗材相关企业超7300家
近日,全国首个省级“云胶片”集中带量采购项目在贵州贵阳开标,覆盖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迈入新阶段。此次集采涉及X光、CT等放射检查,采购周期2年,预计首年采购需求达2156万次。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贵州将“数字影像处理和...
“中国造”医疗器械高质量破局,现存相关企业超599万家
国家政策推动医疗装备高质量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达1.35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国产医疗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零磁医疗、大医集团等企业创新成果频出,315件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尖端技术相继国产化,扭转了高端市场进口设备占主导的局面。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