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华研慧声RNC主动座舱噪音控制申报2025第七届金辑奖最佳技术实践应用奖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顾晓芸    时间:2025-08-01 04:31   阅读量:15942   

申请技术丨RNC主动座舱噪音控制

申报领域丨智能座舱

技术描述:

华研慧声RNC主动座舱噪音控制技术是当前国内首家集成于整车智舱域控平台的主动降噪系统,基于自研算法,融合整车音响系统发出反向声波,实现多源噪声的主动抵消。在3ms超低延迟下,系统可实现10dB以上的峰值降噪,单频降噪深度超15dB,降噪带宽达500Hz,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幅度达30%。该系统已在上汽智己、一汽红旗、福特等车型实现量产。其中RNC系统,2024年装车量超5万台,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全球前三,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展现出强大产业化能力。

独特优势:

RNC技术实现核心算法自主可控,是全球首个集成于座舱域控的主动降噪系统,打破了以哈曼、博世为代表的外资长期垄断。其技术优势明显:系统延迟低至3ms,控制精度高、降噪带宽广、集成成本低。综合性能较国际同类产品提升30%,成本降低超50%,真正实现高性能+高性价比双重突破,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目前RNC是智能座舱领域急需的稀缺能力,是推动国产智能汽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之一。

应用场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新能源车型,适用于车速区间广泛、噪声源复杂的工况环境,特别适合追求静谧性、舒适性及智能化体验的新能源汽车场景。随着用户对车内舒适性的重视日益提升,RNC系统有效改善传统材料吸隔声手段在高频/变频噪声控制中的局限,在高速巡航、复杂路况、起步加速等关键场景中,显著降低车内噪声污染,提升乘坐品质,助力整车厂实现座舱“豪华感”跃升。

未来前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用户对智能化、舒适性提出更高要求,RNC技术作为下一代座舱降噪核心方案,市场需求强劲。预计未来三年,搭载比例将超过20%,总产值突破20亿元。RNC作为智能座舱“新基建”,其国产化与规模化应用将推动汽车从功能导向向体验导向转型,成为整车厂产品高端化竞争的必备技术。凭借其持续优化的算法、稳定可靠的工程交付能力,RNC将在国内外市场实现快速复制,成长为国际领先的核心座舱技术解决方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 李尔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9%
    盖世汽车讯日前,汽车座椅供应商李尔公司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其中,营收为60亿美元,与去年持平,调整后净利润下降9%,至1.88亿美元;核心营业利润为2.92亿美...
  • 售价26.58万元起乐道L90正式上市
    新浪汽车讯2025年7月31日,乐道L90上市,新车定位智能大空间旗舰SUV,是乐道品牌旗下第二款车型。共推出2种座椅布局共6款车型,6座版价格区间为26.58...
  • 2025款AIONRT完全评价报告
    作为埃安旗下的轿车系列,AIONRT凭借着突出的性价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其不仅成为了15万级少数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同时兼顾颜值与实用性,成为了年轻消费群体很难...
  • 东风汽车:整车视角下智能座舱对汽车智能玻璃的核心要求与技术演进方向
    “猛士科技”是东风深化“东方风起”与“科技跃迁”战略的重要豪华电动越野品牌,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东方越野体验。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猛士开发中心车身系统室经理张二荣介...
  • 岚图汽车7.23亿收购武汉云峰汽车工厂,年产能可达30万辆
    近日,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公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对武汉云峰汽车工厂的收购,交易金额达7.23亿元。 公示信息显示,云峰汽车工厂位...
  • 堪比“油价”的充电?特斯拉V4超充桩实测!
    虽然特斯拉ModelYL只是刚刚亮相,Cybertruck入华也依旧“遥遥无期”,但为其未来车型所准备的基础设施,已悄悄就位。 自2014年4月特斯拉在中国打...
  • 全新小鹏P7官图发布,8月6日中国首秀
    7月30日,小鹏汽车宣布,“全新小鹏P7,来了!”同时,官方表示,全新小鹏P7中国首秀定档8月6日。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文致敬20万小鹏P7车主...
  • 巴斯夫推出适用于小型且颜色稳定的电子电气部件的PPA
    盖世汽车讯对于许多电子和电气组件而言,聚酰胺66(PA66)的刚度和强度已达到极限。据外媒报道,巴斯夫(BASF)进一步扩展定制的PA66/6T化合物产品组合,...
  • 2026款名爵MG5购车指南
    作为一个强调运动化的品牌,名爵是中国轿跑车市场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名爵MG5自诞生起,就以年轻化设计和亲民价格吸引很多消费者的关注,并始终围绕年轻消费者的个性与需...
  • 重智能保燃油外资车企在华“打法”有变
    为摆脱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态势,多家德日外资车企近期调整中国业务,通过牵手中国软件厂商,快速切入智能化应用赛道,在纯电动业务方面降速,转向发挥既有燃油车优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