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唐智控: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3-24 12:25来源:新浪网
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年03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胡庆周,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许春山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廖华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尽管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经营趋势较上年同期向好,但由于上年同期业绩包含公司获得的对联合创泰100%股权的重大资产出售投资收益约59,782.82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新增股权激励成本摊销约4,869.69万元以及公司履行担保责任代青岛供应链向银行清偿债务影响约9,409.54万元,增加青岛供应链往来借款坏账计提2,142.40万元,导致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9.28%。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稳健,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等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所处行业也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0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9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0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庆周先生签名的2021年度报告文本。
二,载有法定代表人胡庆周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许春山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廖华女士签名并盖章的2021年度财务报表。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四,其他备查文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胡庆周
2022年3月22日
释义
释义项 | 指 | 释义内容 |
本公司,公司,英唐智控 | 指 | 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报告期 | 指 | 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
元,万元,亿元 | 指 |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
中国证监会 | 指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深交所 | 指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公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证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上市规则》 | 指 |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
《规范运作指引》 | 指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
股东大会 | 指 | 英唐智控股东大会 |
董事会 | 指 | 英唐智控董事会 |
公司章程 | 指 | 英唐智控公司章程 |
深圳华商龙 | 指 | 深圳市华商龙商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优软科技 | 指 | 深圳市优软科技有限公司 |
英唐微技术 | 指 | 英唐微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芯石 | 指 | 上海芯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青岛供应链 | 指 | 青岛英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柏建 | 指 | 上海柏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宇声 | 指 | 上海宇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海威思 | 指 | 深圳海威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唐空铁 | 指 | 中唐空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英盟科技 | 指 | 深圳市英盟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英唐芯 | 指 | 四川英唐芯科技有限公司 |
英唐智能科技 | 指 | 深圳市英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华商龙控股 | 指 | 华商龙商务控股有限公司 |
科富控股 | 指 | 科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
电子元器件 | 指 | 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的总称,系电子产品的基础组成部分 |
芯片 | 指 | 半导体集成电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通过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组件及布线互连在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芯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
半导体 | 指 | 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 |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众环大厦 |
签字会计师姓名 | 廖利华,彭聪 |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 适用 □ 不适用
财务顾问名称 | 财务顾问办公地址 | 财务顾问主办人姓名 | 持续督导期间 |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园路2号高科大厦四楼 | 张瑞琪,陈华 | 至2021年12月31日 |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021年 | 2020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19年 | |
营业收入 | 6,338,052,198.42 | 10,418,226,284.76 | —39.16% | 11,950,287,044.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8,822,274.37 | 268,942,590.08 | —89.28% | 28,565,412.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76,206,791.02 | —313,093,549.25 | 124.34% | 19,106,749.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44,627,739.08 | 136,051,429.09 | 153.31% | 996,888,188.73 |
基本每股收益 | 0.03 | 0.25 | —88.00% | 0.03 |
稀释每股收益 | 0.03 | 0.25 | —88.00% | 0.0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98% | 14.70% | —12.72% | 1.66% |
2021年末 | 2020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19年末 | |
资产总额 | 3,461,975,247.52 | 3,476,502,760.88 | —0.42% | 5,671,894,155.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485,561,201.03 | 1,444,899,259.32 | 2.81% | 1,728,515,046.00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1,555,418,617.97 | 1,691,929,234.80 | 1,698,570,580.95 | 1,392,133,764.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9,020,383.48 | 2,155,862.35 | 5,587,147.74 | —7,941,11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7,391,405.38 | 42,967,686.49 | 40,272,545.54 | —34,424,846.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7,353,494.62 | 50,064,503.16 | 20,937,910.63 | 226,271,830.67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2021年金额 | 2020年金额 | 2019年金额 | 说明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 —792,719.76 | 574,166,682.24 | 572,749.08 |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 4,293,694.40 | 9,529,358.30 | 10,376,778.37 | |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 13,385,762.81 |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 1,051,332.15 | 3,488,135.32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 25,752,998.10 |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 10,812,516.38 | 1,594,762.30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1,986,862.61 | 6,014,826.20 | —408,669.95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 —94,095,356.08 | 履行担保责任代青岛供应链偿还银行贷款 |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5,988,877.35 | 6,936,275.45 | 2,058,272.93 |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 1,331,389.65 | 15,175,546.92 | 4,106,819.34 | |
合计 | —47,384,516.65 | 582,036,139.33 | 9,458,662.85 |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形成情况
最近几年来,公司持续优化整合业务并向上游半导体设计开发领域转型升级,陆续剥离持续亏损和非主营业务的资产公司子公司青岛英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因业绩不达预期,公司与青岛青润致盈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及原股东青岛合创嘉盈商贸有限公司,青岛上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拟以 2,550 万元的对价向青润致盈出售青岛供应链 5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青岛供应链股权同时公司曾为青岛供应链向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的 13,000 万元借款,向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北支行的 2,000 万元借款提供的担保因合同期限未满,青岛供应链提前解除上述担保尚需一定时间,在青润致盈等相关各方为公司上述担保提供充分反担保的前提下,公司拟在出售青岛供应链 51%股权后,继续为青岛供应链上述借款提供担保,青岛供应链应在股权交割完成后三个月内通过提前偿还借款或提供其他可行的替代担保措施促使债务人解除公司的上述担保义务
2021 年6月,因青岛供应链未按期支付华夏银行到期债务 4,963.10 万元,齐鲁银行到期债务 1,973.15 万元,构成违约作为担保方之一,华夏银行,齐鲁银行要求公司,深圳华商龙履行担保责任经公司对该担保逾期事项进行评估,为维护公司信用,避免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公司决定履行对华夏银行,齐鲁银行的担保义务,代青岛供应链偿还已经逾期的 6,936.25 万元债务
2021年9月,公司收到华夏银行送达的《付款通知》,因青岛供应链逾期拒不还款,华夏银行要求公司自收到付款通知之日起清偿连带债务经公司审慎评估,公司决定履行担保义务,为青岛供应链继续偿还华夏银行4,952.08 万元债务上述代青岛供应链偿还银行债务金额合计11,888.33万元,其中华夏银行9,915.18万元,齐鲁银行1,973.15 万元公司已向青岛供应链及提供反担保的各方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各方对该代偿款项进行清偿
根据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鲁 02 民初 1541号针对华夏银行9,915.18万元代偿金额的判决,公司收集相关各方的财产线索并对其清偿能力进行核实,判断其中两名被告具备清偿能力,将该两名被告各应承担的八分之一清偿金额共2,478.8万元作为其他应收款,其余部分7,436.38万元需待最终判决执行结果方能确认,尚存在不确定性记入营业外支出。
齐鲁银行1,973.15 万元代偿金额,因法院尚未判决,无法判断能否得到清偿,记入营业外支出。
认定依据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
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根据《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列报和披露案例11—03:在认定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应以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为依据,同时关注交易的性质,发生的频率以及对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第一,应关注交易是否具有非正常的性质,即同公司正常的业务不相关,第二,要关注交易的发生频率,即在发生频率上具有偶发性,第三,要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即该项目是否能够作为判断公司持续性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考虑因素
B,在此之前,公司从未发生过融资逾期或因提供担保而履行担保义务代偿债务的情形,交易频率上具有偶发性 C,该事项不能作为判断公司持续性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考虑因素,若作为经常性损益,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
结论
综上,公司认为履行担保义务代青岛供应链偿还华夏银行,齐鲁银行债务形成的营业外支出9,409.53万元符合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将其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
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通过为上游原厂与下游客户搭建沟通的桥梁,将上游原厂的产品提供给下游客户,并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代理分销,技术支持,解决方案服务,为上游原厂提高销售效率,为下游客户降低技术准入门槛,从而降低产业链的综合成本,为产业链创造价值最近几年来全球贸易保护和疫情持续反复的情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深远,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一度受到较大冲击但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土市场逐渐恢复正常,下游市场需求在受到长期压制后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电子元器件市场涨价缺货成为报告期内的常态除此之外,为应对中美贸易争端和国外疫情持续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我国正在加速实施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和促进国内消费的政策指导方针,其所倡导的科技创新,包括5G网络和5G手机,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应用,物联网及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应用,都将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另外,内循环政策是对国内出口产业的有效补充,为国内的消费行业找到了新客源,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服务器,汽车和消费电子等产品都有了新的市场机遇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本土电子元器件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我国出于集成电路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需要,在中国境内培养出优质供应商,加强国产替代,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2022年1月,发改委,商务部印发《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组建市场化运作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鼓励引导电子元器件分销商通过交易中心开展各项业务,从政策层面对电子元器件分销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了充分肯定,鼓舞了行业发展信心
在市场需求增长和鼓励政策的支持下,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与行业博弈中乘势扩张,保持稳定利润空间,提升竞争能力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在电子分销领域深耕近三十年,业务覆盖云计算,通信,汽车,家电,公共设施,工业等多个行业,积累了近三万个客户,将有望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促进公司电子元器件产业的稳步增长
半导体芯片业务
从政策层面看,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封锁加剧,关于对半导体芯片的制裁以及缺芯潮都在警示解决芯片短缺以及关键技术的卡脖子等问题刻不容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的前两项,四部委明确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在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半导体行业自主化和国产化替代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长期要务。
从市场层面看,报告期内得益于汽车,5G手机,云服务及笔电的市场需求在后疫情时期的快速反弹,中美摩擦促使下游企业大量备货提高安全库存,国内半导体及芯片需求旺盛,涨价潮,缺芯潮助推半导体芯片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长期来看,公司所专注的国内半导体市场,尤其是功率半导体市场,近几年伴随着新能源发电,新能源电动车,物联网,云计算,工业自动化,用电设备升级换代,快充等市场的迅速发展而增长迅速仅以功率半导体而言,根据Omida数据,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43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520亿美元以上,根据IHS数据,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在2019年就达到了36%,并得到持续提升,但国内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据,国产化率较低,总体不超过50%,部分重要器件国产化率仅为30%多,进口替代空间较大因此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的飞速发展将对国产功率半导体加速实现进口替代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将持续推动国内半导体企业进一步加速成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主要业务
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以及其他电子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软件研发,销售及维护等业务。
1.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
报告期内,得益于国内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下游新能源汽车,5G,远程学习办公及工业物联网等产业需求增加,电子元器件缺货情形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景气度上升明显在此背景下,公司分销业务团队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对下游市场的开拓力度,在深度挖掘老客户新需求的基础之上,也开发了诸如字节跳动,特斯拉等一批新的头部客户,较好的完成了分销板块全年的销售计划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也基本完成了对分销业务体系的优化整合,整合带来的业务集聚化与专业化效果明显,提升了分销业务的盈利水平在不考虑因前期业务优化调整而剥离资产导致的公司合并范围收缩影响的情况下,公司报告期内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65,812.77万元,较上年同期该统计口径下分销业务增长38.34%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调整优化分销业务结构,剥离了上海康帕,威尔电子以及青岛供应链等分销业务主体,对分销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提升了公司分销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截止报告期末现存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板块实现毛利率9.38%,较上年同期公司同口径下分销业务毛利率提升了2.41%,较上年同期公司整体分销业务毛利率提升了4.26%
2.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以及其他电子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唐微技术凭借在光电转换和图像处理的模拟IC和数字IC产品领域拥有丰富对技术储备和资深的研发团队,以及其拥有的6英寸晶圆器件产线,向客户提供包括光电集成电路,光学传感器,显示屏驱动IC,车载IC,MEMS镜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报告期内,英唐微技术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已经实现光传感器,MEMS振镜等新产品的量产其中英唐微技术的MEMS振镜产品作为自动驾驶用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技术附加值较高,市场应用前景广阔,该类产品将作为英唐微技术未来重点开发产品,持续拓展其在激光雷达,激光投影以及AR/VR领域的进一步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在公司的帮助下,英唐微技术报告期内也启动引入国内客户资源,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原控股子公司上海芯石凭借在功率半导体器件方面十多年的技术储备,主要通过Fabless模式向客户提供硅基,碳化硅基等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但上海芯石受到国内晶圆代工厂产能紧缺的影响,其业务规模总量受到较大的限制,为上海芯石寻找稳定充裕的代工产能是短期内较为紧迫的任务,从长期来看,公司通过收购或自建的方式实现自主可控的功率器件制造能力,是上海芯石解决产能瓶颈和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国内半导体产线建设布局的落地,通过与英盟科技,中唐发展的合作引进半导体设备,高校及行业专家,专利技术和资金场地等各项资源,各方在四川成都合资设立四川英唐芯科技有限公司以投资建设英唐半导体产业园该项目建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建设年产1.2—1.8亿颗的光学封测生产线及年产150—200万颗的IPM封测生产线,,第二部分建设年产72万片的FAB6英寸特色工艺线,第三部分为建设年产能20亿颗的先进封测生产线参与英唐半导体产业园项目正是为了满足公司对半导体产能需求而做出的重要决策,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主要满足公司光电传感器,功率半导体以及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的制造和封测需要
3.软件研发,销售及维护业务
软件研发,销售及维护业务主要是针对电子行业研发相关的系统管理软件,涵盖了包括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制造等企业线上管理的各个方面,致力于实现企业无纸化办公,高效率企业自动化管理及系统层面的企业间信息沟通。
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优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ERP管理软件已有十多年历史,专注服务于电子制造业和电子元器件分销代理行业的企业,优软集资深IT专家,行业人员组成的团队打造以经营管控为核心思想多账套的UAS系统2017年,优软科技MES生产执行系统成功上线,优软科技将以打造ERP+和MES+为基础应用,以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移动化助力经营管理和生产现场的高效运作的企业信息协作平台,为集团,企业信息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有超过200家集团公司和企业使用该UAS系统,账套超1500多户
自行开发的企业管理系统为公司电子分销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并购标的业务整合以及未来半导体生产制造业务的导入奠定了坚实的系统基础报告期内,公司软件业务发展顺利,较上年同期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公司将以当前具备的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能力为基础,继续加大在半导体芯片制造,封装领域的产业布局,并最终形成以电子元器件渠道分销为基础,半导体设计与制造为核心,集研发,制造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半导体IDM企业集团。
经营模式
1.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
代理及采购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是否开拓某产品市场,由产品确认原厂供应商,在小批量试采购后,待下游市场稳定再与原厂协商代理事宜,由原厂考察并核定公司的代理资格公司设立了供应链中心,根据与销售部门确定的原厂产品的采购计划,全面负责公司整体的采购工作,同时做好采购物资入库管理工作
销售模式
各事业部根据所选择的市场/行业确定客户群体,并通过市场拓展,以及原厂的资源导入,直接服务下游终端客户凭借完善的技术服务团队及仓储物流体系,可为客户提供原厂通用产品的二次开发技术支持,商品采购,物流仓储等全流程的服务
2.半导体芯片业务
采购模式
IDM模式,综合终端客户/代理商销售预测情况,以及生产管理科生产情况提前备料业务支援部门负责公司采购事宜,在选择供应商时,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时间,环境和稳定性,除此之外还根据管理条件,反社会性和环保工作进行综合公正的判断
Fabless模式,综合终端客户/代理商销售预测情况,提前通知外发加工厂进行备货,关键原材料可自行对接供应商进行审核并议价选择外发加工厂,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时间,环境和稳定性,除此之外还根据管理条件,反社会性和环保工作进行综合公正的判断
销售模式
采用分销以及直供两种模式业务/市场部门共同确定客户群体,针对性进行客户开拓以及市场推广,重点客户由公司半导体业务单位直接提供技术支持或销售,也可利用公司自有渠道资源代理销售,提高整体利润率在公司分销渠道资源无法覆盖的地域及中小客户时,可以利用其他代理商资源为客户提供技术和物流服务
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3,805.2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16%,营业利润15,068.8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8.10%,利润总额5,856.0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2.2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89.2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20.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4.34%。
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营业利润,毛利率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原因大幅增加,但由于报告期内新增股权激励计划成本摊销,以及来自履行担保责任等相关事项的影响,降低了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1.行业景气度提升明显
报告期内,虽然国外疫情时有反复,但世界经济整体处于复苏状态,加之受益国内疫情的良好控制,下游新能源汽车,远程学习办公及工业物联网等产业需求增加,部分电子元器件缺货情形持续,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景气度上升明显在不考虑联合创泰,怡海能达等前期业务优化调整而剥离的资产导致的公司合并范围收缩影响的情况下,截止报告期末现存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65,812.77万元,较上年同期该统计口径下分销业务增长38.34%
2.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产业结构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在分销业务板块,业务体系的优化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原子公司怡海能达,英唐创泰,联合创泰在本报告期已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整体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出现下降但相关资产的剥离出售,进一步的优化了公司分销业务体系,盈利水平得以提升,报告期内全年整体分销业务毛利率为9.39%,较上年同期整体分销业务增加4.27%
在半导体业务板块,公司较上年同期新增加了半导体IDM企业英唐微技术以及功率半导体研发设计企业上海芯石相关的传感器,车载IC以及功率半导体器件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419.98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01%,实现净利润2,669.3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15.69万元。
3.股权激励成本摊销及履行担保义务事项的影响
报告期内,因2020年度发起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报告期增加股权激励成本摊销金额4,869.69万元,因为
原控股子公司青岛供应链银行借款逾期承担担保责任而向银行支付逾期款项,增加公司营业外支出9,409.54万元,增加青岛供应链往来借款坏账计提2,142.40万元上述事项对公司本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不考虑上述事项的影响,公司业务报告期内的业务发展是富有成效的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的进一步兴起,尤其是疫情过后,各行各业对上云的需求大增,势必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尤其芯片半导体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国产替代的风潮兴起分销商在电子元器件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可为上游原厂及下游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技术支持,客户拓展等综合服务,在产业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公司在电子元器件行业积累多年,凭借产品线丰富程度及行业规模处于了行业领先地位,伴随着新兴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再加之公司向上游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延伸,未来可为客户提供半导体芯片产业链上的一站式服务,有望伴随着客户和行业的发展迎来同步的快速发展
2.公司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尤其高成长性的巨头客户
公司在电子分销领域深耕近三十年,业务覆盖PC/服务器,手机,家电,公共设施,汽车,工业等多个行业,积累了近三万个客户,可充分享受下游市场热点迅速切换带来的市场红利。
公司围绕所代理的核心的稀缺资源绑定了上述行业的诸多头部企业客户,并建立了较强的客户粘性,伴伴随着上述行业的高速成长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逐渐成为国内电子分销领域内生增长能力较强的电子分销商。
表:各行业直接或间接核心客户
行业 | 直接或间接客户 |
PC/服务器 | 联想,惠普,戴尔,华为,广达,仁宝,联宝等 |
手机
手机 | OPPO,vivo,传音,沃特沃德,华勤,小米,中兴,华为等 |
家电 | 格力,美的,格兰仕,海尔,老板,创维,海信,奥克斯,TCL等 |
公共设施 | 海康威视,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大华技术,中维世纪,固德威等 |
汽车 | 比亚迪,长安,上汽,吉利,北汽,长城,广汽,五菱,宁德时代,德赛西威等 |
工业 | 大洋电机,汇川技术,卧龙控股,天宝等 |
3.公司拥有资深的电子分销团队
公司代理分销团队拥有近三十年的电子分销行业经验,在英唐智控分销体系公司的高管团队在公司任职年限平均超过8年,同时基于公司的培训体系,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梯队资深的管理团队是公司把握行业趋势,抓住下游发展机遇,同时防范市场风险的重要支撑公司团队特别是决策层对行业敏锐度高,洞察力强,战略执行到位,并购整合的企业的发展前景判断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优势
4.公司具备系统级的整合能力
公司是行业内唯一一家自建企业管理系统的电子分销商公司的自建系统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风控系统,生产制造系统以及传统的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等模块公司在完成对标的企业的并购后,会将标的公司纳入公司的自建系统,统一供应链,风控以及生产制造等管理体系,提升标的公司的运营能力,降低综合管理费用,防范坏账风险,从而实现并购整合后标的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公司拥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通过对并购标的相关人员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认同感,从而加快并购标的在人员上的整合
5.初步形成半导体全产业链条,并持续深化产能布局
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唐微技术专注于光电转换和图像处理的模拟IC和数字IC产品的研发生产,主要产品包括车载IC产品和光学传感器产品其采用IDM模式,通过自有团队及生产线完成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测试等业务环节,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且稳定的研发和工艺团队,人数超过130多人,且平均从业经验在12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技术沉淀英唐微技术可为公司后续产能布局提供传感器领域产品所需的研发制造技术,6英寸晶圆产线运营所需的工艺,团队和管理运营机制支持
参股公司上海芯石在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具有十几年的技术储备及行业经验,形成了多项知识产权,其中核心的主要有:
Split—gate 设计及工艺技术,Charge—balance 设计及工艺技术,超结功率MOSFET的设计及工艺技术,智能化带保护功能的功率器件的设计及工艺技术,IGBT 减薄及背注工艺技术,功率器件先进终端保护技术,高可靠性功率器件的设计及工艺技术以及碳化硅SBDMOS的制造和电路布图技术公司未来功率半导体产品的研发设计将得到上海芯石的人员及技术支持
对上述两家公司的投资使得公司初步具备了在半导体设计,制造方面的能力,再结合公司原有客户及渠道资源,公司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研发,制造,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已经初步搭建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深化半导体器件的封测,制造产能布局,同合作伙伴在成都投资建设英唐半导体产业园,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光电传感器,功率半导体以及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的制造和封测需要有望得到较大程度满足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1年 | 2020年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
营业收入合计 | 6,338,052,198.42 | 100% | 10,418,226,284.76 | 100% | —39.16% |
分行业 | |||||
电子智能控制 | 202,685,171.00 | 3.20% | 229,786,965.49 | 2.21% | —11.79% |
电子分销 | 5,681,077,768.10 | 89.63% | 10,116,353,309.71 | 97.10% | —43.84% |
电子元器件制造 | 444,199,794.60 | 7.01% | 61,886,051.82 | 0.59% | 617.77% |
软件行业 | 10,089,464.72 | 0.16% | 6,905,435.71 | 0.07% | 46.11% |
其他行业 | 3,294,522.03 | 0.03% | —100.00% | ||
分产品 | |||||
生活电器智能控制产品 | 169,497,133.18 | 2.67% | 198,644,053.16 | 1.91% | —14.67% |
物联网产品 | 33,188,037.82 | 0.52% | 31,142,912.33 | 0.30% | 6.57% |
电子元器件产品 | 5,681,077,768.10 | 89.63% | 10,116,353,309.71 | 97.10% | —43.84% |
电子元器件产品 | 444,199,794.60 | 7.01% | 61,886,051.82 | 0.59% | 617.77% |
软件销售及维护 | 10,089,464.72 | 0.16% | 6,905,435.71 | 0.07% | 46.11% |
其他收入 | 3,294,522.03 | 0.03% | —100.00% | ||
分地区 | |||||
中国大陆地区 | 4,044,503,821.34 | 63.81% | 2,932,894,737.81 | 28.15% | 37.90% |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 2,293,548,377.08 | 36.19% | 7,485,331,546.95 | 71.85% | —69.36% |
分销售模式 | |||||
直销 | 6,338,052,198.42 | 100.00% | 10,418,226,284.76 | 100.00% | —39.16% |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 |
分行业 | ||||||
电子分销 | 5,681,077,768.10 | 5,147,531,675.39 | 9.39% | —43.84% | —46.37% | 4.27% |
分产品 | ||||||
电子元器件产品 | 5,681,077,768.10 | 5,147,531,675.39 | 9.39% | —43.84% | —46.37% | 4.27% |
分地区 | ||||||
中国大陆地区 | 4,044,503,821.34 | 3,618,504,967.38 | 10.53% | 37.90% | 34.22% | 2.45% |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 2,293,548,377.08 | 2,090,478,262.68 | 8.85% | —69.36% | —70.76% | 4.37% |
分销售模式 | ||||||
直销 | 6,338,052,198.42 | 5,708,983,230.06 | 9.93% | —39.16% | —42.02% | 4.43% |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行业分类 | 项目 | 单位 | 2021年 | 2020年 | 同比增减 |
电子智能控制 | 销售量 | 万台/万套/万件/万个 | 465.67 | 525.32 | —11.35% |
生产量 | 万台/万套/万件/万个 | 470.13 | 532.87 | —11.77% | |
库存量 | 万台/万套/万件/万个 | 32.5 | 28.48 | 14.12% | |
电子分销 | 销售量 | 万件/万套/万台/万米/万吨/万张 | 1,838,876.29 | 3,028,021.91 | —39.27% |
库存量 | 万件/万套/万台/万米/万吨/万张 | 320,125.03 | 314,842.23 | 1.68% | |
采购量 | 万件/万套/万台/万米/万吨/万张 | 1,844,214.43 | 3,132,650.57 | —41.13% |
电子元器件制造 | 销售量 | 万台/万套/万件/万个 | 17,464.07 | 2,770.32 | 530.40% |
生产量 | 万台/万套/万件/万个 | 17,485.72 | 2,840.23 | 515.64% | |
库存量 | 万台/万套/万件/万个 | 202.48 | 180.84 | 11.97% |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电子分销采购量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1.13%,39.27%,主要是2020年销售数据包含了已剥离主体联合创泰当年1—9月份的数据电子元器件制造为日本子公司英唐微技术数据,日本子公司2020年11月份纳入合并,2020年仅为11—12月数据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 | 项目 | 2021年 | 2020年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占营业成本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成本比重 | |||
电子智能控制 | 原材料 | 147,391,176.67 | 81.84% | 144,294,302.25 | 78.44% | 2.15% |
电子分销 | 库存商品 | 5,088,333,177.45 | 98.85% | 9,527,997,354.47 | 99.26% | —46.60% |
电子元器件制造 | 人工工资 | 114,630,684.49 | 30.08% | 21,909,056.10 | 36.78% | 423.21% |
软件行业 | 场地租金 | 282,363.38 | 100.00% | 447,162.11 | 100.00% | —36.85% |
其他行业 | 原材料,折旧 | 3,160,926.46 | 94.71% | —100.00% |
说明不适用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 否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日前,公司与上海芯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认购协议》约定公司以人民币6,928.7925万元的价格认购上海芯石非公开发行的284.55万股股份,占股份发行完成后上海芯石总股本1,724.55万股的
16.5%,与时任大股东羽競赫甡新技术开发中心及吉泰科源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以人民币9,868.3245万元的价格受让羽競赫甡持有的上海芯石405.27万股股份,占前述股份发行完成后上海芯石总股本1,724.55万股的23.5%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持有上海芯石股份689.82万股,占其总股本的40%,为第一大股东上述事项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日前,上海芯石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会提前换届选举的相关事项,新一届董事会将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五名董事候选人中有三名董事候选人由公司推荐担任,本次董事会换届选举还需经过上海芯石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可生效。2021年4月14日,公司受让羽競赫甡持有的405.27万上海芯石股份的交割过户手续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办理完
成,加上公司于2021年3月31日已经完成的对上海芯石284.55万增发股份的认购,公司合并持有上海芯石689.82万股份,占其总股本1,724.55万股的40%,公司对上海芯石40%股份的收购已经完成日前,上海芯石召开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会,监事会提前换届选举并修订其公司章程的相关事项,上海芯石第三届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三名董事由公司委派,任期为上海芯石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同日,上海芯石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公司推荐董事被选举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公司推荐人员被聘任为财务总监至此,公司通过作为上海芯石第一大股东,并拥有过半数董事会董事席位,实现了对其的控股,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处置子公司
A,2021年4月2日,公司与青岛青润致盈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合创嘉盈商贸有限公司,青岛合创嘉盈商贸有限公司,青岛上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青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51%的股权以2550万元转让给青岛青润致盈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已办理变更手续
B,2021年4月22日,华商龙商务控股有限公司与王金华,白永旺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将威尔电子有限公司51%的股权以5.67万美元转让给王金华公司已办理变更手续
C,2021年4月22日,深圳市华商龙商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与王金华,蔚娟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将上海康帕51%的股权以509万元转让给王金华公司已办理变更手续
D,2021 年 12 月 10 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签署lt,英唐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之合作协议gt,的议案》,该合作协议为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唐空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英盟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的《中唐空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英盟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英唐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之合作协议》三方规划通过合资设立项目公司四川英唐芯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投资建设英唐半导体产业园项目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 5 亿元,其中公司以上海芯石25%股权及货币方式合计出资 1.25 亿元,持有项目公司 25%的股权 2021 年 12 月 21 日,公司收到成都市双流区行政审批局发出的四川英唐芯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项目公司四川英唐芯科技有限公司已设立完成主要经营范围为: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集成电路销售以及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
3,其他原因的合并范围变动
注销子公司
A,2021年6月29日,本公司子公司深圳市英唐智芯科技有限公司依法办理完成注销手续,深圳市英唐智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认缴480万,比例60%,尚未实际出资。
B,2021年9月16日,本公司子公司深圳市华商维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依法办理完成注销手续,深圳市华商维泰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实际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持股51%。
成立子公司
日前,科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四川英唐科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美元四川英唐科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1月26日取得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1000MA6362GD7G《营业执照》截至本报告报出日,各方投资人尚未实际出资,四川英唐科赋尚未经营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 | 1,328,164,940.9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 20.9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 0.00% |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 | 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
1 | 第一名 | 433,143,563.99 | 6.83% |
2 | 第二名 | 348,606,627.05 | 5.50% |
3 | 第三名 | 241,251,308.33 | 3.81% |
4 | 第四名 | 160,903,421.08 | 2.54% |
5 | 第五名 | 144,260,020.50 | 2.28% |
合计 | —— | 1,328,164,940.95 | 20.96% |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 | 2,025,133,387.9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 36.2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 0.00% |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 | 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
1 | 第一名 | 638,672,371.72 | 11.43% |
2 | 第二名 | 403,997,944.74 | 7.23% |
3 | 第三名 | 362,375,603.05 | 6.49% |
4 | 第四名 | 321,734,894.70 | 5.76% |
5 | 第五名 | 298,352,573.71 | 5.34% |
合计 | —— | 2,025,133,387.92 | 36.24% |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1年 | 2020年 | 同比增减 | 重大变动说明 | |
销售费用 | 177,986,747.50 | 155,033,402.42 | 14.81% | 主要是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股权激励成本增加所致 |
管理费用 | 188,351,401.27 | 236,638,034.68 | —20.41% | 主要是无形资产摊销减少所致 |
财务费用 | 78,851,607.42 | 207,286,775.50 | —61.96% | 主要是利息费用减少所致 |
研发费用 | 22,968,379.67 | 31,448,088.90 | —26.96% | 主要是摊销和物料消耗减少所致 |
4,研发投入
√ 适用 □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 项目目的 | 项目进展 | 拟达到的目标 |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
PCB行业ERP | 丰富PCB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拓展增加了UAS—ERP软件在PCB行业应用范畴 | 已完成 | UAS—ERP软件支撑PCB行业应用 | 增加公司在PCB行业市场拓展 |
流程型MES制造执行系统 | 解决目前UAS—MES仅适用于离散型生产制造管理解决方案,拓展UAS—MES软件行业应用范畴 | 已完成 | UAS—MES软件支撑流程型生产管理应用 | 提升公司在MES行业市场竞争力 |
外贸行业企业管理软件 | 拓展UAS—ERP软件外贸行业应用范畴 | 已完成 | UAS—ERP软件支撑外贸行业应用 | 增加公司在外贸行业市场拓展 |
LDO IC | IC设计 | 研发中 | 利用LDO进入Power IC市场 | 后续结合公司自有晶圆厂及封裝厂, 达成IDM的目标 |
BMS IC | IC设计 | 研发中 | 进入电池管理芯片市场 | 取代Ti, 达成国內自主掌控技术 |
下一代DTV Receiving IC | 更新换代芯片 | 研发中 | 更新产品性能,批量生产并销售 | 提高销售竞争力,提高销售收入 |
MEMS | 产品研发 | 已完成 | 产品批量生产并销售 | 生产研发下一代更新换代的产品 |
分布式智能适配终端 | 设计一款即插即用,低成本的边缘计算路由节点,可以自适配加入IOT网络 | 已完成 | 扩展智能网络通信范围,降低系统成本 | 提高系统稳定性,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获取市场品碑增加系统销量,获取更多利润 |
节能型插座 | 设计一款具有耗电量测量功能,同时可以定时,以及根据系统参数设置自动控制负载工作状态的插座 | 已完成 | 为系统增加节能服务 | 增加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种类,扩展新的目的客户,同时为老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
智能幻彩控制器 | 设计一款支持调节60000多种色彩,以及3000K至6000K色温的控制器,可以与系统其它设备配合实现报警,韵律,情绪等变化的联动责任编辑:谷小金
|